2013年4月10日北京市司法局举行《北京司法大讲堂》宣讲团成立仪式。市司法局领导及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宣讲团全体成员,各区县分管领导及媒体记者约200人参加了会议。副市长张延昆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播放了《北京司法大讲堂》宣传短片;李公田副局长宣读了《北京司法大讲堂》宣讲团成立决定;宣传团成员代表从律师、公证、法律援助、法制宣传、司法鉴定等各个角度就目前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即将进行的讲课内容等与主持人进行了互动;于泓源局长为宣讲团成员代表颁发了证书;张延昆副市长为宣讲团授旗。

图为于泓源局长为我所主任颁发证书
于泓源局长对宣讲团提出明确要求,一要认清形势。要认识到开展“北京司法大讲堂”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需要,是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是满足市民服务保障民生的需要,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系统功能的需要。二要明确任务。要结合活动主题“贯彻精神,贴近需求,发挥优势,促进和谐”,围绕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法律问题,在四个活动阶段深入基层为市民讲法制课,调解纠纷,提供法律援助,开展依法行政主题宣传。三要强化落实。讲师团成员要发挥优势,与司法所密切配合,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党委政府关心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城市管理中遇到的、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上,选好题,备好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案例,传递法律的精神和法治的理念,让老百姓听起来有滋有味,解渴、管用,真正帮助他们理性维权、依法办事。各司法所要真正做到“向下沉,接地气”,把本区域内群众反映强烈、诉求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摸清,把街乡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找准,联系活动的具体部署,把这三者与讲师团的工作精准对接,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让每场具体活动都指向明确、效果实在。各区县司法局要结合区域的实际,认真谋划好大讲堂与深化法律服务“村居行”、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等年度重点工作的有机结合、互相促进,让大讲堂成为深化重点工作的“助推器”,让具体任务依托大讲堂获得更突出的效果。

图为我所主任和于泓源局长的合影
最后,张延昆市长做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开展《北京司法大讲堂》活动对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市民法律需求的重要意义,对热心于服务基层的法律服务工作者表示感谢。针对下一步工作,他提出三点希望:一要通过“北京司法大讲堂”活动,为首都科学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此次活动立意高远、涵盖广泛,切实把法律服务的资源转化成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成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参与活动的法律服务工作者要利用好这一重要平台,紧紧围绕全力推进首都科学发展,适应首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管理、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法律服务的新需求,不断拓展领域,创新服务,打造品牌,为首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二要通过“北京司法大讲堂”活动,为深化首都法治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此次活动一定要紧扣主题,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党委政府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帮助百姓表达诉求、维护权益。特别是要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好“学法用法 依法行政”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探索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学法机制,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三要通过“北京司法大讲堂”活动,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此次活动要紧紧围绕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针对就学、就医、就业、养老、住房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针对城市管理、房屋拆迁、土地征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不断创新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群众提供切实的法律服务。
会后,召开了《北京司法大讲堂》媒体通气会,于泓源局长接受了媒体采访,邓建生书记对《北京司法大讲堂》具体活动进行了通报。

启动仪式后,首批50名“北京司法大讲堂”宣讲团成员将紧扣活动主题,在幸福北京、法治北京、和谐北京、美丽北京四个阶段,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群众生产生活遇到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有重点地到一些社区、村居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同时,他们还将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开设“名家讲座”,通过现代传媒技术拓展大讲堂的覆盖面,使“北京司法大讲堂”的服务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北京市民。